vczh

Decent 咖啡机初体验

2024-9

距离上一篇文章又过了两个半月,这次我终于把 Breville 876 换成了 Decent de1pro。上次从 Breville 的磨豆机换成 Niche Duo 之后,espresso 的质量上了一个档次,但是 Breville 876 本身还是有一些问题,主要是压力和温度都太不稳定。但是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的,还是因为做 espresso 认识了一些买竞标豆和自己烘豆的朋友,弄了一些样品给我,使我很快就发现了 Breville 876 根本搞不定。本来还想说这是不是消费主义陷阱的,但是尝试过之后,真的好喝。买给别人看的才是消费主义,自己用的爽当然就不算了 XD

Decent 给我的体验就是,输出不仅稳定,功率还大,更重要的是在制作 espresso 的过程中能干预的地方有很多,参数空间一大,调参就有了全新的体验。我觉得这台机器非常善于捕捉各种咖啡豆的 characteristic,做出来的 clarity 非常足。所以当我尝试一些 medium roast 或更浅的豆的时候,体验真的是非常的明显,跟 Breville 876 之间的差距可以用夸张来形容。然后是打奶泡的部分,功率高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了。以前用 Breville 876 打奶处处小心,但是 Decent 在这个地方真的是力大砖飞,大力出奇迹,随便弄弄就非常的好了。

总的来说,想要得到一杯好的 espresso,豆好当然是重要的,但是好的设备更加能够稳定发挥好豆身上的潜力。Decent 的价格确实是值得的。不过如果你只从超市弄豆的话,那 Breville 876 搭配 Niche Duo 已经很好了。

开机

Decent 的文档工作做得十分糟糕,这让我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波折。机器第一次启动自检没过,搞了好久发现是两个开关只开了一个,非常的哭笑不得。但是 Decent 在这一点上确实需要负一定的责任,quick guide 语焉不详,很多地方都没有写清楚。后来我发现创始人 John Buckman 过去是一个码农,然后我在找到了正确打开 Decent 社区的方式之后发现,这真的非常像一个开源项目。创始人的想法,是让你融入社区,让大家来帮你。机器坏了你自己修,专家来帮你诊断,有问题你自己问,机器本身设计得非常的容易拆分和组装。文档其实信息量还是很多的,只不过分散在了各个地方,目录工作也做得不好,很多资料还是过时的。你需要花一点时间来适应,跟其他的产品的气质都非常的不一样。

但是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,就开始觉得 Decent 身上散发出来的工程师气质真的非常的恰到好处。在制作 espresso 的过程中,只要是天然能够干预的地方你都一定可以干预,反馈信息也非常的足,社区成员甚至是你都能自己开发换掉 Decent 自带的 Android 平板上的控制程序,或者你不喜欢自带的平板你也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跑起来 Decent 自带的控制程序。不过我自己觉得平板已经足够好了,我也懒得去折腾太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毕竟我买 Decent 是为了冲 espresso,而且他的控制程序目前我也没发现什么非改不可的地方。控制程序的 UI 也是非常的工程师化,各种信息往屏幕上一堆,颜色也象是随便弄的,而且各种非常方便的功能都没有 visibility,你得靠自己发现,或者碰巧看到了创始人录的某个视频。

保养机器的过程也非常的复杂,官方甚至录了一个两个小时的视频来教你。好在西雅图的水质真的是非常的好,很多保养工作其实都可以不做,不然真的要抓狂了。

整个机器给我的感觉,就是该有的东西都有,质量也非常的好,但总觉得 user experience 好像是做了一半一样。我觉得这个机器应该非常的挑人,我也是工程师,所以我觉得上面这些其实问题都不大,不过可以想象有一些人应该会非常不喜欢。

调参

输出稳定真的很重要,我拿到手之后非常开心,搞了一公斤豆几天就冲完了,每一杯嘬一口倒掉,Costco 的牛奶打了不喝也不心疼,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。有一部分经验甚至颠覆了我在 Breville 876 上得到的知识,我认为应该是 Breville 876 只会用一定的比较低的功率输出,导致粉饼对压力和流速的影响非常的大,功率不够导致要么太淡要么太苦,而且很多参数其实都是在间接控制真正具有影响的参数,所以 Breville 876 操作起来不仅有点反直觉,而且操作的空间也不多。Decent 在这一点上就非常好,你要多少压力就多少压力,你要多少温度就多少温度,冲煮的过程中还能有各种变化。

使用的过程中,每一个时刻你的 espresso 被输入了多少压力和温度的水,以及它产生的阻力和流速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,然后给你一张图表。这张图表还标记着每一刻 Decent 认为应该有多少压力以及实际上产生了多少压力。虽然感觉劈头盖脸给你的信息非常的多,但是你只要会看,就可以从中得到大量别的咖啡机你得不到的信息。

不过我在做实验的时候还是得到了一些互相矛盾的数据,但是世界终归是物理的,这说明了我对 espresso 调参的认识还不够深刻,还得更加深入的学习。目前得到的一些粗浅的经验,大概就是提高温度回甘会更明显,但是甜感就不一定。压力升高有助于释放 characteristic,但是压力的改变对流速的影响是比较小的。流速本身又影响了咖啡萃取的浓度,同样的流速下不同的压力和温度对咖啡粉里不同的物质(我猜)溶解的速度也不一样,于是你就能做出很多复杂的调整。总的来说,粉饼自身的属性对味道的影响是更大的,在调参的过程中,先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粉量,然后把粗细调整到大概你觉得合适的地步,最后分别修改压力和温度来做微调。

既然能修改的东西很多,我觉得把萃取结果的数值和味道的主观体验记录下来是很重要的。你可以从中看出来豆在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,你制作粉饼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,调整不同参数的时候还能回过头去看历史数据得到灵感。

尾声

之前喝惯了本地 roaster 的豆,然而不久前朋友给我一点瑰夏村的 1931 和 Ethoipia COE 74158 之后,觉得真是惊为天人。不过这是在 Decent 到家之前的事。在得到 Decent 的第一个星期里我做了充分的学习和准备,然后去做一个本地 roaster 的豆,竟然搞出了比较接近的体验。说明 1931 和 74158 真正的味道其实我并没有喝到。对此我不禁感到既遗憾又惊喜。Decent 确实是一个好机器,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从它身上得到一些新的知识,最终实现用 BOP 豆拉花的伟大构想 XD